4月底的一天,就在全国打工人准备开始期待五一假期的时候,江苏无锡的尚德员工却在厂区打出了“抵制假期,我要生活”的条幅抗议。
由于订单不足,无锡尚德决定从5月1日起给无锡工厂的员工放一个长达11个月的无薪假期。
产线放假是业内常见的方式,相当于变相裁员。这些一线工人中很多都在尚德工作十几年,经历了尚德从辉煌到破产重整,再到如今的落寞,自然不能接受无端被裁。而在2022年以前,尚德的管理团队就已经大换血,大批中高层选择了离开。
“随着这批老员工的离开,老尚德将彻底消失,只留下一个品牌。”提及尚德近况,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华夏能源网采访时唏嘘不已。
尚德不是孤例。
2023年报和2024一季度报披露后,一批企业自5月1日起被ST或ST后挂星,如中利集团(SZ:002309)、爱康科技(SZ:002610)、聆达股份(SZ:300125)、江苏阳光(SH:600220)等光伏企业,退市风险如剑在悬。而伴随经营风险的扩大,它们所面临的恐怕将不止是退市。
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开启新一轮的寒冬调整期,即使是龙头企业都感觉压力巨大,裁员、停产不绝于耳。在艰难扛了半年后,实力稍弱的企业如今终于是坚持不住了,大面积的“洗牌潮”不可避免的到来。
这是中国光伏企业的至暗时刻,这到底会持续多久谁都不说不清。至少目前,还远没看到见底的迹象。
尚德的放假、裁员,是组件、电池端企业的一个缩影。继去年四季度传出行业开工率低迷以来,如今组件、电池片环节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除了尚德,业内还传出多个企业或项目出售消息。
今年3月,电池片厂商海源复材宣布,终止了滁州15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并以3800万元价格转让给爱旭科技。
前晶澳科技执行总裁,前东方日升董事长、总裁谢健也结束创业,将自创的组件品牌“元太光伏”股权转让给弘元绿能,自己则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入职了组件头部大厂。
这两家企业还算是幸运,有人“接盘”,还有大量电池端企业只得停产放假。近日被ST的聆达股份,其旗下的金寨嘉悦新能源3.5GW的 PERC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自3月中旬以来一直停产。根据4月27日的公告,公司预计无法在三个月内恢复正常生产。
“目前业内涉及PERC的产线大部分都停了。”策哥论光伏创始人胡志强告诉华夏能源网。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中国光伏产业招投标数据库统计,今年1-4月的光伏组件招标中,n型组件招标占比已达8成。意味着,PERC的市场占比已急剧缩小至两成,PERC产线企业的日子有多难熬可想而知。
勉力维持生产的,也纷纷传出降薪或延期发放工资消息。近期在A股市场已被ST的某企业,公司员工已经两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另一家跨界做TOPCon电池片的企业,在下发通知延迟发放3、4月份的工资后,又开始放假,期间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260元/月)发放。
还有一些企业仍在强撑,可谓“打肿脸充胖子”。胡志强告诉华夏能源网,一家布局异质结电池并陷入困境的企业目前只发底薪,员工每天上班8小时,就是坐在车间里玩手机。而这种用底薪养员工玩手机的企业,不止一家。
下游企业只剩一口气活着,上游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某硅片企业人士表示:拉晶产能大面积停产,即使是龙头企业开工率也只有50%甚至更低。
硅片端,小的切片代工厂基本上全关门停业了。中型企业则都在减产。一位硅片代工企业人士表示,四、五月份的开工率在七成左右,“压力非常大”。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据胡志强透露,某第三方硅片生产商,因为库存太高,二十多天仅开工了两三天。
相比之下,硅料端的日子好过一些,一季度还是满产运行。不过据硅业分会披露,到5月上旬,已有三家硅料企业进入检修状态,本月内还将有5家开始检修或技改。
相比于下游处于水深火热的洗牌状态,硅料的洗牌才刚刚开始。硅料价格已经跌到行业成本线以下,大量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将为这一轮的大规模扩产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月份很差,五月份更差!”说起当前市场行情,前述硅片企业人士连连吐槽。
本来第二季度应该进入行业旺季,但现实却是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大幅下跌。
继去年四季度组件价格跌至1元以下后,今年组件价格继续下跌。以N型TOPCon组件价格为例,据Infolink数据,从1月中上旬的0.98元/W,至今降到了0.86元/W,降幅达到12%。
硅片价格在一季度出现大面积亏损后,价格仍持续下跌,至今四个多月合计跌掉了7毛钱,降幅超过30%。以n型M10单晶硅片为例,如今已降到1.4元/片。
电池端也已不赚钱。Infolink数据显示,N型电池片成交均价已降至0.38元/W;P型182mm电池片均价更是降至0.33元/W。
如果说一季度四大环节中硅料企业还略有利润,那么自四月份以后硅料也进入亏本状态。到5月9日,N型料成交均价已降至4.53万元/吨,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都已跌破4万元,降至3.90万元/吨和3.71万元/吨,创下历史新低。这一价格下,除个别成本控制在4万元的龙头企业(如通威)外,大多数硅料企业都已面临亏本。
光伏全产业链价格的大幅下跌,与高库存密切相关。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近日就提到,硅料端在一季度满产运行后,库存最高时达到25万吨。而硅片端,3月底硅片库存也一度达到警戒线35GW以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某硅片企业库存规模达到5-10亿片。高库存压力下,专业硅片企业一边减价大甩卖,一边计划减产。
“由于市面上的硅片价格太便宜,如今业内还出现一个明显趋势,即一体化龙头停止了自己生产,选择外购硅片。”胡志强表示。
这并非空穴来风,天合光能在4月份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就提到,“公司会严格根据成本效益情况,灵活调整外购和自产硅片比例”。
硅片的惨淡行情,影响到硅料交易。硅片的高库存,一度导致硅料连续三周几乎零成交。之后价格虽然降了,却是有价无市。“硅片厂家不敢拿货,是怕未来硅料继续跌价。”前述硅片企业人士表示。
“25万吨相当于硅料行业一个多月的产量,其实在月周转库存17-18万吨的状态下,是没问题的。眼下的问题是,由于硅料出货萎缩导致大量库存堆积在硅料厂。”吕锦标表示。
到5月份,硅片库存有所改善后,硅片企业开始采用少量多次方法采购硅料。不过硅料市场依然萎靡不振。
尽管价格持续走跌带来一片惨淡,但下游装机市场再创新高,这可能是行业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一个亮点。一季度国内新增光伏装机45.74GW,同比增长36%。
面对不断下跌的价格,大量电池组件端企业却承受着“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的窘境。硅业分会预测,5月电池组件端均有规模性减产的风险。
为何原材料降价,组件企业仍不赚钱呢?吕锦标表示,从1月份至今,硅料每吨价格降了2.5万元,给到下游的让利实际只有每瓦5分钱。并且由于组件价格仍在微微下降,其他原材料如银浆、玻璃等价格还涨了,所以虽然硅料降价幅度很大,但真正给下游的让利空间却不多。
当前一些无订单也不放假的电池企业,或许还是对下半年抱有一丝希望。不过,前述硅片企业人士判断,“9月份之前应该是都比较惨淡,9月份以后整个产业链可能会稍微好一点。”
吕锦标也表示,“硅料价格目前已触底,预计三季度会有反弹,但利润不要去想了,希望明年光伏产品会有一个合理估值。”
从2023年至今年,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都不挣钱,已是普遍情况。
一季度的财报就是最真实的反映。行业大面积亏损,即使龙头企业都未能幸免。经不完全统计,120家光伏上市公司中,73家净利润下滑。其中仅隆基、TCL中环、通威、晶澳四家就合计亏掉了45亿元。
龙头企业家底深厚,尚且有腾挪空间,那些早就危机重重的企业,它们正加快脚步退出历史舞台。
种种迹象表明,尚德已到生死边缘。今年初,尚德就曾因无力供货而被项目方替换;3月,又因欠货款4155.94万元而被设备公司微导纳米(SH:688147)告上法庭。
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判断,尚德此次放假,应该是被代工企业晶优光伏收购了。
上述消息有待进一步证实。去年12月份,晶优董事长武飞已走马上任成为尚德电力的董事长。不过,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5月11日,尚德还是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企业。
“尚德产线都是老产能,晶优不会要,未来留下的或许将只有尚德这个牌子”。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另一家光伏老厂中利,也早已站在破产重整的悬崖边上。
这家昔日的“光伏扶贫第一股”,在开发光伏扶贫电站背上了百亿债务和诈骗损失二十多亿后,已无钱支持向光伏组件、电池制造领域的转型。
从2020年起,中利开始连年亏损,截至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已合计亏损了92.77亿元,资产负债率也达到109%。2023年6月至今,中利集团及其旗下多家企业已宣布进入预重整阶段。
爱康科技,这家光伏支架领域曾经的老大,经历了多次转型与战略反复,不仅业绩连续三年亏损,到今年一季度末,已合计亏损了22.79亿元;还攒下了大量的担保债务。到今年4月30日,爱康及控股子公司经审议的累计对外担保额度为90.64亿元,实际发生的对外担保合同金额上限为65.66亿元,累计实际发生的对外担保合同金额上限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323.63% 。
从产品市场竞争力上,爱康也无法匹配其“异质结龙头”的称谓——2023年其太阳能电池、组件3.83%的产品毛利率远低于行业水平。
历数爱康先后宣布战略投入的领域,包括异质结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电站、能源互联网、碳资产管理、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锂电池,甚至新能源汽车、能源私募投资基金等领域,经历了多次战略摇摆而无果。
前述资深人士表示,这次的洗牌肯定会洗掉一批企业,那些资金实力弱、“不是真正做光伏”的企业都有被淘汰的风险。
他认为,爱康的另一个问题出在融资节奏上。“事实上爱康在异质结技术上的研发早于华晟,但因为资金链的问题,投产晚,属于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24年下半年,光伏产业链的深度调整仍将持续。前述资深人士告诉华夏能源网,硅料将是2024年光伏产业链洗牌的重灾区。至于哪些硅料企业会被淘汰还不确定,因为硅料是高能耗产业,要看谁的电价低、谁的现金流强,谁就更能存活下来。
同时他认为,“组件端企业今年肯定会死一批。因为目前央国企招标只考虑前十二以内的组件企业;工商业市场的民营企业体量有限,可以说组件小企业市场机会实在有限。”
前述硅片企业人士则认为,电池片环节也将是重灾区,“估计会有20%-30%的企业被洗掉。”
“目前上下游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拼现金流、保现金流,要想穿越周期还是要看现金的积累、负债率等整体实力。”吕锦标表示。
吕锦标还预判,按照目前200-210万吨的硅料产能规模,硅料企业如果实现80%的产能利用率,产业链就可以达到供求平衡。
不过从近日硅料龙头扩张步伐来看,这一愿望恐怕并不容易实现。
正如前述资深人士所说,周期波动在光伏制造业的发展中是很正常的现象,各环节的企业都是“前赴后继”,螺旋式前进。“这么多年就死一波之后起一波,进来一波,死一波之后再起一波,一直都是这样的……”
这是光伏行业的悲哀。低层次重复竞争带来的是大量投资浪费了,和每一次洗牌时的累累白骨。这一次洗牌完成后,行业还会不会重走老路?选择和悬念留给下一波进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