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 - 百度百科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华为离“春天”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2-04-13】

被制裁的第四年,华为继续着“向死而生”式的业务进化史。

2021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6%;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

和2020年那份收入微增、利润大减的年报相比,本次更受关注的是华为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1137亿元净利润也是华为的历史净利润巅峰。

但利润的春意背后确实暗流涌动。在万点研究看来,无论是营收降低近30%的可怕信号,还是依旧处于阴霾之中的消费者业务,亦或是发力之中、不甚明朗的新业务开辟,都在说明华为远远未到真正的“春天”。

浴火与涅槃,闯过“黑障区”?

表面上,华为正在变得“小而美”。

正如孟晚舟所言:“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我们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在财务指标上也有所呼应。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有较大增长,达到59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7.8%的水平,财务结构的韧性显著增强;与2020年相比,当期华为的净利润率提升至8.8%,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根据孟晚舟表述,2021年华为净利润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包括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数字化运营对作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控制销售管理费用的。“过去一年,单是在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华为就减少了近100亿元的支出。”

无疑,各方压力之下,2020年、2021年于华为而言是空前艰难的两年。2020年年初,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2020年华为的目标是“力争活下来”;2021年,华为“活下来”的目标没有变,但徐直军表示:“我们发现活下来还是有希望的,但我们希望活得更好些。”

“过去时间是华为比较艰难的时刻,现在,华为已经穿过了‘黑障区’。”孟晚舟如是总结华为业绩在过去一年间的变化。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坦诚而言,接近30%的业绩下降,是华为成立以来的最大降幅,更是结束了连续18年的增长势头。要知道,华为上一次收入负增长还是2002年,当年收入下降12.2%。就在2001年,任正非写出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

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也并非完全来自于主营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出售荣耀手机、超聚变业务等资产。

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处置子公司及相关业务的净收益为574.31亿元,占据净利润的将近一半。

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要打上一个问号。若剔除该部分,华为2021年的净利润仅为562.69亿元,同比下滑了12.8%,依然难免承压局面。

何以至此呢?

分业务看,2021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815亿元、2343亿元、1024亿元,分别增长了-6.98%、-49.6%、2.1%。

无疑,近乎腰斩的消费者业务是当下业绩表现的主要矛盾点。

事实上,华为仍未摆脱制裁阴影。2018年12月,“孟晚舟案”之后,华为处境急转而下。2019年5月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此后又历经两轮制裁。

芯片难题下,华为手机被彻底卡住了脖子,困窘中只能靠消耗存货为华为高端手机延长品牌生命力。2021年的华为手机陷入很长一段时间“有市无货”的尴尬境地。

销量而言,如今华为手机在全球,甚至在中国市场也只是“others”。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2021年华为手机销量为3500万台,同比下滑81.6%,在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位列第九名,市场份额为3%。与2019年2.4亿台出货量的高峰时期,可谓云泥之别。

消费者业务之于华为的意义无需赘言。回顾梳理,2018年,消费者业务首次超过华为的老本行运营商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当年占比48%;2019年和2020年,消费者业务连续两年占据华为总收入的54%还多,而2021年占比骤降至38%。

具体看,消费者业务与总收入增长趋势保持平行,因而被视为是华为的收入增长引擎。

华为如今“1+8+N”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中,作为“1”且具有战略支点地位的手机业务挫伤,无疑是疼痛重击。

如何尽快走出阴影?华为需要一份更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

欣慰的是,ToB业务的连续性当下仍有保障,公司的企业业务和运营商业务影响不大,。

企业业务作为华为目前三大业务中唯一保持增长的板块,处于当下的压舱石级别存在。具体看,华为企业业务主要服务政府、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产品包括服务器、存储、摄像机、企业网络、数据中心能源等。

由于上述业务的供应链相对自主可控,因此也被视为华为的“粮仓”。2019年打击过后,华为企业业务便接棒成为华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而收入占比最大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运营商BG收入下滑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原因有二,一是海外业务扩展受阻;二是5G建设的周期在2021年有所放缓。

开辟新路,挑战犹在

显然,华为2022年要想实现“有质量地活下来”,就必须继续开拓新的业务板块,为公司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更何况,年销售额接近30%的下滑,也将华为逼到了转型节点。

一方面,虽受芯片掣肘,但华为并没有放弃消费者业务。2021年,在芯片受阻的情况下,华为依旧推出了P50系列、纵向折叠屏手机P50Pocket等新产品。

“缺芯”中如何保持产品竞争力?华为的答案是:理论和系统架构的重构,即用面积、堆叠方式换性能,用不那么先进的工艺,保障未来的产品也具有竞争力。

芯片领域华为同样动作频频,除了投资发展自身业务外,华为还通过哈勃投资在芯片领域进行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51个芯片企业接受了哈勃的投资。只是,解决整个半导体问题需要复杂而漫长的投入,华为依然需要更多耐心。

当然,被寄予厚望的还有鸿蒙系统。华为进入“实体清单”三个月后,鸿蒙系统横空出世。不仅志在解决手机系统问题,更剑指开辟新路。

探索近三年,进展如何呢?

华为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鸿蒙设备总量达到3.35亿台,其中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数超过2.2亿,2021年新增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1.15亿台。值得骄傲的是,鸿蒙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

但事实上,鸿蒙依然任重道远。鸿蒙生态目前吸引的合作伙伴与各强势竞品相比尚且不成气候,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

正如任正非所说:“鸿蒙已经开始了前进的步伐,我们还心怀忐忑地对它期盼。”

当然,新业务的开拓华为也不遗余力。

比如被寄予厚望的电动汽车。华为在年报中表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机会点。

具体看,2021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投资达到1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5000人规模。截至2021年底,华为已经发展了7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其MDC智能驾驶生态,并与北汽、广汽和长安汽车打造汽车子品牌。

只是,坚持“不造车”模式的华为面临的是智能汽车行业的红海战争,不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横亘,蔚小理等新势力虎视眈眈,苹果、小米等跨界巨头亦来势汹汹。

不得不承认,华为还迟迟未能在新能源车市场取得突破。此前华为各大线下门店主推的赛力斯SF5等合作车型,销量均不及预期。一个残酷事实是,华为品牌的过硬服务质量与良好口碑,在电动汽车销售中并未被体现。

华为也在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此前占比最小、近两年来增长最快的企业业务成为华为寻求业绩增长的重要方向。

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点行业,华为发布了11大场景化解决方案。2021年10月,华为宣布成立煤矿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等五大军团。

何为华为军团?即参照谷歌军团的模式,在华为内部形成的组织形式,目的是缩短管理链条,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华为志在以智能科技去改造传统行业,开始啃行业最难啃的硬骨头。

想美好,但现实冰冷,个中难度,可想而知。以煤矿军团为例,据《财经天下》报道,其成立之初轰轰烈烈,内部期待将标杆项目迅速大规模复制,推向地市,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辛。

在万点研究看来,华为开辟的新路注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考验强大的垂直研发能力、还要面临领域内的激烈竞争。华为注定要打一场长久战。

研发破局,押注未来

2021年的财报,同样明确了华为未来一年的战略目标:持续投资未来,通过为客户、社区创造价值,实现“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

只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原有业务面临瓶颈,新开业务亦挑战重重。

何以破局?华为手里攥紧的钥匙依然是“研发”。

面向未来,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占全年收入的22.4%,在营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殊为不易。

什么概念呢?这个研发支出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对优质人才的招募也不遗余力。2021年华为继续推进“种子计划2.0”、“人才堤坝”等战略。甚至对应到人才数量上,华为2021年研发人员比2020年增加2000人,而非研发人员则减少4000人。

而拉长时间维度,华为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对发展的专注,一以贯之。

事实上,在企业发展的危机中,华为完全可以通过研发的节衣缩食来让财报更好看些。但华为将每年把收入10%固定投入研发领域的基本法依然雷打不动。

但相对于普通企业面对危机裁员瘦身过冬、主动收缩战线的常规做法,华为给出了一份相反的答案。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所言:我们要生存,必须加大战略投入,并将积极寻求系统突破,追求一流的产品竞争力。

在万点研究看来,坚持“反周期”的研发投资,是华为本次财报最大的惊喜点。看似超负荷的研发投入,正是在押注未来。于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面向未来的强势投资,更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华为军团的新业务开拓也值得注意。据深圳商报报道,继去年成立首批五个军团后,3月30日,华为举行了第二批军团组建成立大会。

继第一批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成立并运转半年后,4月4日,华为再次成立新军团,一次便有10个之多。

新成立的10大军团包括:电力数字化军团、政务一网通军团、机场与轨道军团、互动媒体军团、运动健康军团、显示新核军团、园区军团、广域网络军团、数据中心底座军团与数字站点军团。目前各大军团还处于外部试探、内部融合阶段。

从产业角度,华为将投入的重点放在云计算、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的生态上。

云计算方面,华为首次公布了华为云的收入,华为云在2021年实现了销售收入是201亿人民币,实现了34%的增长。

智能终端方面,在展望2022新财年中,华为表示终端业务将聚焦全屋智能,支撑新业务发展,如线下门店卖车等。

智能汽车方面,华为表示2022年年内,北汽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长安阿维塔11和AITO问界M5(智选)将陆续量产交付。

在通信领域,华为引入光电融合技术。随着AI爆发对算力需求急剧增加,华为计划通过鸿蒙、欧拉更有效发挥多样化硬件的算力潜能,在中国“东数西算”产业中谋划未来。

总结

总体看,2021年华为选择了一条积极求生的道路。以相对充裕的净利润重仓研发,来博取未来战争的胜利。为了过冬,华为正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以应对不确定性,并在荆棘中开辟新路,不放弃对新增长极的追寻。

只是,在万点研究看来,华为仍未走出至暗时刻,自我救赎之路且行且远。智能手机已经是高度饱和市场,智能汽车、15大军团所涉及到的业务又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当下华为依旧有多项在大量投入,且近期还看不到丰收结果的业务。华为当下可以活下来,只是如何活得更好,仍需要不断地验证探索。

回顾华为经历的上一个“冬天”,2001年任正非在《北国之春》一文中写道: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乘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的改造,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这一次,春天何时到来?华为依旧在等待。

                                                                                                                                      -转自36氪

Baidu
sogou